素材火翻译公司banner

栏目导航

网站导航

    原标题:从“五四宪法”到现行宪法,民主与法治精神一脉相承。今日中国,已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为人民的宪法而由衷欢呼!”

1954年9月2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之际,江苏扬州殷湖社区的普法志愿者为邗江实验学校学生讲解宪法知识。孟德龙摄(人民视觉)

    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告诞生。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新中国首部宪法全票通过的盛况: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的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5分钟。

欢欣鼓舞的不止是代表,还有会场外的人民群众。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二(3)班学生韩山激动地写下题为《报喜信儿》的作文:“我们上街游行庆祝,尽情地歌唱、鼓掌、欢呼。欢乐传遍了北京市,传遍了全中国!”说起当年,如今年逾八旬的韩山笑容满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中‘人民’二字重千钧!我们为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宪法而由衷欢呼!”韩山告诉记者,他老伴的一个亲戚出生于1954年,就取名“宪法”,“可见这部宪法在老百姓心里多受欢迎!”67年前韩山的那篇作文,也作为历史的记忆,收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又叫“五四宪法”。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该部宪法的起草地是在浙江杭州。1953年12月24日下午,一趟专列从北京启程,南下杭州。专列上,毛泽东和宪法起草小组目标明确,“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

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是当年起草小组工作的场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坐落于此。毛泽东的警卫伍一曾在84号大院居住。据95岁的伍老回忆,毛主席每天下午从住地刘庄乘车到这里办公。这栋青灰色小楼依山而建,楼内的实物、图片、视频,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光辉历程。

“为起草宪法,毛泽东和起草小组认真阅读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宪法,吸取人类共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说。在30号楼毛泽东办公室,仍能看到桌上堆放着各国宪法文本。

制定宪法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搞宪法就是搞科学”。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介绍,科学精神体现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条的研究和讨论中,大家在宪法规范的科学性问题上不盲从权威。此外,由于宪法必须全民遵守,起草时遵循了通俗易懂的原则。

杭州方面夜以继日,北京方面同样紧锣密鼓。通常起草小组完成一稿,在北京的刘少奇就主持召开会议讨论一稿,起草小组修改后再传北京。京杭两地在此期间往来多封电报、信件,不少手稿的落款时间已是凌晨。

经过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史称“西湖稿”的宪法草案初稿在1954年3月成型。“随后进入讨论环节,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大讨论。”王祖强说,1.5亿余人参与了宪法草案的讨论,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极为罕见。大讨论期间,部分地方遭遇特大洪灾,大家就在防洪堤坝上展开讨论。从大政方针到标点符号,118万多条修改意见被记录下来。

历时两个多月的大讨论,不仅使宪法内容臻于完善,更树立起人民对共和国根本法的信心和内在认同。“‘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自主制定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基石意义。”韩大元告诉记者,虽然法治建设进程经历了一些曲折发展,但其蕴含的民主与法治精神一直传承延续至今。

“自2016年开馆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陈列馆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目前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42万人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副馆长王永翔说,通过参观学习,人们进一步增强了宪法意识,坚定了宪法自信。

“宪法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在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区人大代表唐建忠正在宪法主题馆为居民宣讲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设立国家宪法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今日中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已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谱写着法治中国的崭新篇章。

记者看到,陈列馆里,一批又一批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一群又一群参观者进行宣誓体验。人们面向国旗,庄严举起右拳:“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誓词在耳畔久久回荡,人民的宪法正在成为人民的信仰和行动。(人民日报记者 史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