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火翻译公司banner

栏目导航

网站导航

文/司徒丙鹤

    作为美洲的华侨爱国人士、辛亥革命老人司徒美堂先生的秘书,我有机会随美老北上,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前的新政协筹备会和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也有幸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红旗似海、普天同庆的场景。此情此景,毕生难忘。

1949年9月22日,作者与司徒美堂合影

瀛台夜宴  谈笑风生

    1949年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议的工作就绪,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午3时,会议在中南海金碧交辉、红毯覆地的勤政殿内举行。

    我第一次看见身材魁伟,额头发光的毛泽东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大厅。到会代表情绪活跃,都起立致敬,鼓掌欢迎。毛泽东头戴列宁帽,身穿灰色军装上衣和草青裤子,脚踏粗厚巨大的黑皮鞋,高举右手,微笑点头,向代表们致意,坐在编号为第一号的座位上。

    主席台上坐着毛泽东、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等人。周恩来报告新政协筹备经过,大意说,为中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现在已大致就绪。全体代表热烈鼓掌,表示祝贺。

    报告后,各单位代表起立发言,建议通过报告文件。代表们还一致表示,要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至此,全体代表热烈长久鼓掌,水银灯频频闪光,摄影记者们把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场面摄进胶卷,载入史册。

1949年,司徒美堂与毛泽东在一起

    会毕已是下午5时整。毛泽东步出会场,司徒美堂先生上前问候,毛泽东伸出巨大坚实的手掌和他紧握。当时我恰恰在旁,时任新政协筹备会副秘书长的齐燕铭向毛泽东介绍,毛泽东也跟我握手,还用指头在我的手心上比划,问我的名字怎样写。

    会后,全体代表参加了毛泽东设在瀛台的夜宴,庆祝政协筹备工作的胜利结束。

    瀛台是戊戌政变时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五十年光景,依然可见当年的建筑彩绘和摆设。座中有人感慨:“改良主义变法不能解决中国的皇帝问题,今天,我们把它解决了。”大家认为说得对。

中南海瀛台

    宴会时与毛泽东同席的有:李立三、郭沫若、许德珩、何香凝、陈叔通、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人。因华侨两老不懂普通话,华侨代表庄明理先生和我被安排与毛泽东同席,担任翻译。毛泽东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位刚强而富于幽默感的人。他频频为几位老人夹菜肴,向大家劝酒。席间他谈笑风生,中外古今,高谈阔论。毛泽东说:“好呀,我们这一桌什么人都有了,有无产阶级李立三,有无党派民主人士、文学家郭沫若,有民主教授许德珩,有工商界、前清翰林陈叔通,还有妇女界廖夫人和华侨……这就是统一战线。”

    毛泽东还兴趣甚浓地跟同桌人畅谈历史:“自鸦片战争109年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英雄是林则徐。其后是太平天国、戊戌政变、义和团、辛亥革命,以至现在的解放战争。历史学家、文学家们把这一段时期的人物写成一部有系统的作品,我看是蛮好的。”郭沫若插话:“这里就是戊戌政变光绪被囚的地方。”毛泽东说:“戊戌政变前期和后期的意义不相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前期是进步的,没有后来变成保皇党那样反动。梁启超在中国文学的贯通上有他一手,以前我也爱读他的文章,可民初以后,他却公然与革命为敌。”

    至此,毛泽东提起了梁启超的儿子、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有人提议叫梁思成当政协代表。他在美国留过学,搞建筑工程,有心得,过几天我们开会的怀仁堂政协会场,就是梁思成设计修建的……”

    毛泽东博闻强记,概括力强,对于中国历代人物和事件都记得清楚。据笔者印象:毛泽东的前额颀硕丰满,头发漆黑浓密,两眼炯炯有神,当时年已56岁,仍然不用戴老花眼镜。日理万机,常常工作到天亮才睡觉。

    有人问:“主席的健康情况可好?”毛泽东答:“关于健康,我早已超过预算,同时犯了严重的自由主义,常常受到老婆的批评。”话未讲完,大家哄堂大笑。毛泽东解释说:“1938年,医生说我肺痨,只有十年命,现在屈指一算,1938—1948,十年过了,我还在这里和各位喝酒,不是超过预算是什么!其次,我晚上不睡觉,自由主义地游来游去,老婆很是不满。因我过的是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大家听了,不禁又哄堂大笑了一回。

    席上,毛泽东问候每人的情况,还问司徒美堂的高寿。美老答:“已经83岁,在美国生活了69年。”毛泽东说:“好呀!老当益壮,干一杯!”毛泽东很爱抽香烟,美老给毛泽东递过一支用铁盒装着的雪茄,毛泽东拿着盒子左瞧右摇,前拉后压,弄不开,他笑着说:“这是美国式的烟,好难开呀。”我替他剥开封口胶布,并为他划火柴,他连忙把手上那半截香烟搓灭,然后吸雪茄,他毫不讳言自己还不熟悉这种生活方式,表现“拙直”。

李少春(右)与袁世海合演《野猪林》剧照

    饭后,毛泽东和全体代表再到怀仁堂看李少春与袁世海合演的京剧《野猪林》。毛泽东在第三排当中,神采奕奕,全神贯注,散场时还和大家握手告别。

在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

中南海怀仁堂

    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在9月21日至30日召开,地点设在中南海富丽堂皇的怀仁堂。怀仁堂本是清宫御苑一个巨大的四合院,中央是天井(北京人叫院子)。建筑学家梁思成奉毛泽东之命,就在天井上加盖了一个可容千人的礼堂,与原有宫殿古建筑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既省时省钱,又有民族特色,表现了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成为毛泽东与政协代表研讨开国大计的殿堂。

    会上戒备森严。每个代表及工作人员都凭贴着本人近照的证件入场,交警卫人员检查通过,并禁止携带武器。连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也不例外。毛泽东排在第一排第一号席位,华侨的席位在会场后面。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56岁的毛泽东致开幕词,湖南口音浓重。也许由于长期熬夜和吸烟之故,说话时有干咳。在电影记者强烈的灯光照射下,他还有些不习惯。但无疑,他是众望所归的人民领袖。

    9月30日大会闭幕时通过的《会议宣言》,原由毛泽东起草,文内初无“在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之下”的字句,是会议通过宣言时代表提议增加的。

    ▲1949年9月30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图为毛泽东在写选票

    ▲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全体代表起立鼓掌

    ▲1949年9月30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举行闭幕式,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登上主席台。左起:刘少奇、朱德、毛泽东、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我当过记者,采访过不少新闻大场面和新闻大人物。但小小的一个会场,一下子集中这么多功勋彪炳、中外驰名的“一代风流人物”,还是首次,真是叫我目不暇给,眼花缭乱。表面望去,男女代表们几乎都穿列宁服或绿色军装,质朴无华,个性不显。

    在这个庄严的大会上,600多代表正讨论着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新中国的名称、国都定于何处、唱什么国歌、挂什么国旗、采用什么纪年等等关系着中国人民命运的重大议程。文件草案和图表,每人发了一纸袋,按党派、职业、地区、民族、华侨几十个方面进行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容易取得一致意见,如定都于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等。只是国号和国旗议论较多。征集而来的国旗图案有2000多张,后筛选出几十张。听说初时打算选择那个有星星和黄河的样本,有某知名人士说,满地红上一条黄杠,看来似乎将中国一分为二,不好不好,最后才改为五星红旗,由大会通过了。

勤政殿内商国事

    1949年9月30日晚8时,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刚刚胜利闭幕,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委员(63人)及有关工作人员留下吃晚饭。饭后已深夜,大家赶忙出席中南海勤政殿里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预备会议,讨论翌日(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秩序、文告和阅兵等事项。会议由毛泽东主持,解放军代参谋长聂荣臻报告了庆祝大会的筹备工作:

    一、庆祝大会于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举行,首长上天安门城楼,外宾在楼下的四个看台上,人民团体、群众和部队在广场前面。庆祝人数估计50万。

    二、全国放假3天以资庆祝。

    三、阅兵:有步兵、骑兵、炮兵、特种兵等5个师,共5万人,还有飞机。

    四、会上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人民政府成立,委员就职及施政方针(张治中委员临时动议:公告中加入全体委员63人的名单,大家通过,毛泽东表现了相当的民主作风)。

    五、草拟外交部长周恩来致各国政府的照会,夹在公告内,送交各国政府。

    六、明天(10月1日)举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晚12时半散会,回北京饭店途中,看见准备阅兵和游行的队伍已经开始集中,街上锣鼓喧天,灯火通明,一片欢腾气象。北京饭店门前的东单广场上更是战马嘶鸣,坦克车移动,炮衣已经褪下……各就各位迎接检阅。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被任命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图为毛泽东在会上讲话

    10月1日下午2时,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共51人到会。毛泽东红光满面,特别兴奋,服装整齐,站起来巨掌一挥说:“我宣布: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全体委员现在就职了。”他解释说:“为着革命斗争,我们实际上早已就职。”大家鼓掌。毛泽东再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即在今日成立。……向全世界发出成立的公告。”

    宣告读完后,会议通过了9项决议,并决定向各外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并愿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天安门城楼上

装甲部队的分列式

    会议毕,全体委员跟着毛泽东乘专车出中南海东门,经故宫西华门直上天安门城楼,这时已是下午2时40分。因工作关系我也随着委员们同行。站在城楼栏杆放眼远望,真是壮观!30万人分布在广场四周,红旗、标语、提灯、汽球、化装表演,像海洋在翻浪。当毛泽东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时,突然,有如地动山摇一般,30万人齐声欢呼。毛泽东脱了帽子,向群众挥手致意,然后鼓掌,似乎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大号红灯笼也为声浪所激动了。

    3时整,庆祝大会开始,党政首长站得不那么整齐,不像后来《开国大典》名画那样,艺术容许夸张,实情并非如此。毛泽东一按电钮,广场上的国旗——五星红旗迎着秋阳、乘着金风冉冉升起。接着奏国歌、鸣炮,《义勇军进行曲》回旋于广场上空;54门礼炮齐放28响,震动了天安门。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每一句话都为掌声和欢呼声所打断。

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总指挥。检阅毕,朱德回到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命令全体指战员,解放全中国,高呼“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看见,许多首长潸然泪下。

    接着受检阅的部队从天安门前作分列式行进,接受领导人的检阅。天空中飞翔着战斗机、蚊式机和教练机,并散发着庆祝传单,大家仰望,向人民的新空军鼓掌致敬。站在天安门国旗下的铜管乐队从开头至结束,轮流演奏《你是灯塔》《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东方红》等歌曲。

开国大典之夜

    天色已晚,群众游行才开始。火炬、灯笼与广场上的霓虹灯彼此辉映,五彩焰火在天空中放出灿烂的火花。群众热情旺盛,经过天安门时,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挥手致意,答以“同志们万岁!”始终没有离场。

    (本文编选自《北京文史资料》 第47辑,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