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火翻译公司banner

栏目导航

网站导航

参加一届政协全体会议的无党派民主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董鲁安(于力)、马寅初、郭沫若、符定一、李达、张奚若;后排左起丁燮林、洪深、吴有训、王之相、欧阳予倩、周谷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些无党无派的知名人士被称为“社会贤达”。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当局签订《双十协定》:“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共商国事。”1946年1月,旧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郭沫若等九位人士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出席会议。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符定一于1912年创办湖南省立一中,毛泽东入该校成为其学生。1948年10月,毛泽东亲自安排接符定一到达河北平山县李家庄。新中国成立后,符定一为中央文史馆首任馆长。图为毛泽东与老师符定一在李家庄亲切交谈。

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后,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旧政协的代表出现分化。郭沫若等人反对内战;莫德惠、王云五等人则依附于国民党,参加“国民大会”和“国民党政府”,致使许多进步民主人士不愿再以“社会贤达”冠名。1948年5月,郭沫若等无党派知名人士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口号”,为了与以往的“社会贤达”相区别,最先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并得到中国共产党的肯定。1949年6月,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无党派民主人士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时,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郭沫若、马寅初、李达、周谷城等12人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出席会议。

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郭沫若在一届政协全体会上发言

由于“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新一代无党派人士的出现,形成了多种称谓并存。除继续沿用“无党派民主人士”外,还有“无党派人士”“无党派爱国人士”“无党派知名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称谓。

200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无党派人士”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界定:“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